云集容灾备份软件CSC
集中监控数据文件容灾系统
[简称CSC]V1.0
技术文档
引言
项目背景
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不断发展繁荣,为企业提供了准确、畅通、简便的信息流通渠道,企业的信息管理几乎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系统。当前企业中的数据量增长以及数据文件的容量增长都非常迅速,数据文件的存储与保护已经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。并且数据文件实时变化,数据文件同步工作就变得愈加重要也愈加复杂。
企业在数据文件备份过程中,还可能遇到以下问题:文件存储分散,不能集中进行同步处理;同步后的数据往往不像预期的那样,可以保证在恢复后完全可用;数据可以恢复,但是数量级一般较大,而最终用户往往仅需恢复单个或少数几个文件,给管理员在海量数据中进行单个文件的恢复带来了挑战;数据同步的周期与现有网络带宽联系紧密,规划好数据同步所使用的带宽,避免同步过程中产生带宽不足的问题也很重要。
集中监控数据文件容灾系统[简称CSC]V1.0的出现,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。CSC系统实时监控被同步计算机系统(或者称为源端)的数据文件,当文件发生变化时,将这些变化信息提取出来,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同步计算机系统(或者称为目标端),具有极高的实时性。它支持源端与目标端文件对比,支持文件选择性恢复,支持客户自主制定同步策略。
定义
这里主要介绍CSC系统中使用的部分专业名词
源端:
被同步数据文件的计算机系统,也称为生产机器,同步文件来源。
目标端:
保存同步数据文件的计算机系统,也称为容灾计算机,同步文件到达并储存于此。
参考资料
l (集中监控数据文件容灾系统需求说明书)
l (集中监控数据文件容灾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)
总体设计
需求规定
CSC需要实现的功能:实时监控生产机器(以下简称源端)中的数据文件,当文件发生变化时,将这些变化信息提取出来,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传送到同步计算机上(也称容灾计算机或目标端),并在目标端将这些文件的变化信息及时写到磁盘上的相应文件中,从而实现文件同步的功能。当源端计算机无法工作(机器电源故障、硬件故障、软件故障等各种原因)时,目标端计算机可以接管源端计算机文件系统,继续提供服务,以达到容灾的目的。CSC支持新建文件,覆盖已存在的文件,写数据到文件,将文件改名,截断文件等文件操作类型。
运行环境
CSC系统不仅支持文件从Windows系统备份到Windows系统,还支持Windows系统备份到Linux/Unix系统
源端:WINDOWS系统
目标端:WINDOWS 系统,Linux/UNIX系统
硬件:
硬盘:源端硬盘剩余空间在500M以上,目标端硬盘容量视同步数据大小而定
网络适配器:推荐1000M全双工以太网卡
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
CSC系统实时监控源端的数据文件,当文件发生变化时,将这些变化信息提取出来,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传送到目标端。
为了及时监控文件的变化信息,需要在WINDOWS系统的内核中加以实现,当文件一旦发生变化,内核程序马上加以处理,并输出这些文件的变化信息。这样。需要CSC以类似驱动程序的方式,在内核中运行。
获得了文件的变化信息,需要通信发送程序来将这些变化信息发送到目标端。为了能够及时的知道CSC“驱动程序”已经捕获的文件的变化信息,通信发送程序需要同CSC“驱动程序”实时交换信息。
目标端接收到文件的变化信息,将变化信息应用到相应的文件上,目标端管理这些文件,保持文件系统随时可用,当源端系统需要恢复时,目标端可以提供恢复支持。
CSC整体流程图: